HOME   |   DOWNLOAD 下载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

心灵处方——对孩子可能会遇到的状况,家长要

发布于:2024-03-25 10:46来源:夜网论坛 点击:
 
这是笔者亲身经历的事情。
 
有一天,我在大型超市排队等结账。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和她的妈妈。眼看就要轮到她们结账了,小女孩突然对妈妈说:“妈妈,我想吃前面架子上摆的巧克力。”妈妈坚决地说:“不行,一会儿就回家吃晚饭了,你应该吃饭,不应该吃巧克力。”孩子开始哭起来,但妈妈的态度很坚决:“我不是说不行了吗?明明告诉过你,吃饭之前绝不允许吃甜食,怎么忘了?”
 
孩子悻悻地走出队列,走到巧克力架子旁边,索性躺在地上打起滚来,边哭边喊:“我不喜欢妈妈,妈妈是世界上最坏的人,我要的东西从来都不给我买。”这时,妈妈走到孩子旁边警告孩子:“你要再这样,什么也不给你买了,看我回家之后怎么收拾你!”说着试图扶起孩子,可孩子紧紧把着放置巧克力的架子一动不动。
 
当时我真想对那位妈妈说以下的话。
 
1.根据当时所处的状况,做出决定。
 
为了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妈妈做出了很多努力,但状况的发展却出乎妈妈的预料。这时,妈妈面临两个问题,要么纠正孩子的问题行为,要么早点回家做晚饭。如果两项都不想耽误,结果当然就不会好。家长不妨放弃一项,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。
 
如果家长放弃早点回家做饭的想法,虽然会听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怨言,但有时间冷静对待孩子的问题行为,不至于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像魔女一样大喊大叫或催促孩子。家长不做损坏自己形象的举动,这不是很明智的做法吗?
领着孩子购物时,应该设定购物时间。四五岁的孩子很难坚持10分钟以上,六七岁的孩子能坚持10~15分钟,小学生可以坚持20~30分钟。如果不考虑孩子的这种特点,购物时间过长当然会引起孩子的不耐烦,从而引发问题行为。
 
2.购物之前,先喂饱孩子。
 
这样就能减少孩子死缠大人的概率。家长也可以带点零食以防孩子饿肚子。
 
3.家长心情舒畅,才能幽默、机智地应对孩子的问题行为。
 
孩子在公共场合做问题行为时,家长不能一门心思想着怎样才能阻止孩子的问题行为。其实,重要的不是问题行为,而是引发问题行为的原因,而查找原因有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。所以家长要尽量理解潜藏在问题行为背后的孩子的心情。不考虑原因,只想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。
 
周末购物时,不耐烦的孩子向陌生人进行人身攻击。
 
周末的超市一般都很拥挤,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结账。这时,七岁的女孩子终于忍不住了。“妈妈,前面的大胖子阿姨,怎么买了那么多东西?吃得那么多,当然发胖了。”听到这话,妈妈慌里慌张不知所措。
 
其实,孩子并不想挖苦胖阿姨,她只是纳闷胖阿姨到底买了什么东西,为什么会那么胖。这时,很多家长会说:“嘘,静一点,阿姨听见怎么办?你不能那么说。”家长可能是考虑胖阿姨的立场才说出这些话,但这并不是好办法。如果感觉胖阿姨有可能听见了孩子的话,妈妈应该立刻道歉,然后对孩子说:“还记得表姐说你是瘦猴子的时候,你哭成小泪人的事情吗?想一想你那时的心情有多难受?你说那个阿姨是‘大胖子’,阿姨的心情又会怎样呢?”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